网上有关“朱晓红的科研经历”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朱晓红的科研经历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在研课题:
《行业协会社会责任研究》,国家民间组织管理局局,2011,主持
《北京市社会企业发展现状、趋势及其促进策略》,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 “十二五”规划课题,2010-2012,主持
《北京市市级行业协会评估》,北京市社会团体管理办公室,2010-2011主持
《全国性学会发展报告(2005-2010)》,中国科协,2009-2010参研
《大学生创业教育与服务体系研究》,华北电力大学,2010-2012主持
《行业协会的环保节约责任及其实现机制》中央高校科研基金,2010-2012主持
完成课题及工作报告:
《中国工业企业与工业协会社会责任报告指南(2010)》工业协会部分, 中国工经联,2010年5月 子课题主持人
《社会组织人事管理公共政策研究》,民政部,2008年10月 课题主持人
《电力行业协会及其功能研究》,华北电力大学,2008年12月 课题主持人
《我国行业协会管理体制改革典型模式研究》,2009-2009民政部, 优秀奖 课题主持人
《社会组织人事管理公共政策研究》, 民政部, 2008-2008 课题主持人
《公共管理主体结构研究》,北京市科委软科学, 2005-2007课题主持人
《我国行业协会管理体制改革研究》,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2010年3月
《我国行业协会管理体制改革典型模式比较》,民政部,2009年10月
《鞍山行业协会管理体制改革研究》,中国工经联,2009年9月
《社会企业创新模式研究——以YBC为例》,凯风公益基金会,2009年8月
《国外行业协会管理体制研究》,中关村管委会,2009年1月
《各国银行业协会独立性比较》,中国银行业协会,2009年3月
《广州妇女基金会健康快车项目评估调研报告》,中国妇女基金会,2009年9月
《中国环境学会学会办事机构职业化建设实践探索》,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7月
《未来二十年中关村园区经济类社会组织发展与政策研究》(统稿)中关村管委会, 2009年1月
《中国社会企业理论与实践发展概述——远东社会企业比较研究之中国大陆》,EMES, 2009年1月
《关于发挥北京市社会组织人才培养的作用研究》(子课题报告),北京市社工委, 2008年12月
《NGO与企业社会责任》,中德项目合作办,2008年9月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办事机构职业化建设规划》,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8年7月
《西北地区红十字会战略规划中期评估调研报告》,中国红十字会,2008年1月
《我国燃油税改革现状调研与改善成品油质量相关政策研究》,美国能源基金会,参研,美国能源基金会,2009-2010
《钢铁冶炼业降低环境负荷政策研究》,清华大学CDM中心,2009年10月
《中国钢铁行业环境治理公共政策研究》,清华大学CDM中心,2008年12月
朱晓红身高仅85厘米的农民,被人抱着谈生意,靠什么成千万富翁的呢?
民族 汉
所属部门 农学院食品系
出生日期 1968.9.23
职 称 副教授
定职时间 2003
职务 硕博导师
1987.9~1991.7,在西北农业大学读本科;
2003.9~2004.6,在天津科技大学进修硕士研究生课程;
1991.9~至今,在宁夏大学农学院工作
身高86厘米的朱晓红,不打麻醉剖腹产,坐轮椅谈生意身家千万,你怎么看?
1970的一天,一个女娃子在黑龙江呼兰县的一户普通人家出生了,随着第一声哭声响起,一家人都泪流满面,看着刚出生的女儿,母亲还没来得及好好看看孩子便收到了医生的坏消息。孩子患有先天性疾病,出生时体重只有1.2公斤,这让孩子的母亲差一点没有直接晕过去。
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身上的病症也表现的越来越明显,双腿细的犹如拇指一般,身子也瘦弱无比。可幸好,虽然自己的孩子和普通人不一样,可毕竟是自己的孩子,父母给孩子起名叫朱晓红,对待她十分溺爱。
因为疾病的原因,朱晓红被学校拒之门外,无奈,只好自己在家自学,朱晓红的爷爷对她很好,便开始从最简单的拼音教导朱晓红,小学到高中的所有知识都是她的爷爷教给她的。朱晓红长大以后,身高也只有85厘米,平时若是出去的话,还需要家人抱着。朱晓红为此一直觉得自己连累了一家人,可父母告诉她,是一家人便不要说两家话。
在家中,朱晓红的爷爷对她最好。小的时候,每次朱晓红被抱着出去,街里街坊不论是同龄的孩子还是大人,都会对着她指手画脚,虽然父母尽量让她不看到这些,可朱晓红心中却是清楚地很。小的时候想的东西少,便不会太在意,可随着慢慢懂事,朱晓红心中自卑感达到了极致,有时候成夜的把自己关在一个屋子哭。
爷爷看着孩子心疼,便守在朱晓红的门外,告诉她,活出自己就好了,别人怎么说怎么做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自己如何想。靠着爷爷对她的激励,朱晓红的心态才慢慢地变好。
创业之路
朱晓红长大之后,便不想一直麻烦家里人了,而且随着心态的转变,她想尝试着自己做一些事。虽然出去还要父母的帮助,但也想靠着自己的双手为这个疼爱自己的家付出些什么。有了想法之后朱晓红便开始迅速行动,那段时间她对化妆品很是感兴趣,而且也曾自己了解过相关的很多知识,于是便让家里人帮自己在外面租了一个柜台,家人全力支持,于是这次由弟弟代替朱晓红的“双腿”,陪着她去外地进货。她自己亲自在柜台卖化妆品。
朱晓红上岗的第一天,便有很多人慕名而来,可不是对她的化妆品,而是对她的长相很好奇。一堆人围在柜台前,对着她指手画脚,有人甚至还对她拍照,这让心态一直很好的朱晓红再次崩溃了,回到家以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这个时候还是最爱她的爷爷站了出来,爷爷告诉朱晓红,“没关系,孩子,其实这是一个特别好的机会,你要是把这些人变成你的客户,岂不是好事?”。
心态调整好的朱晓红再次来到了柜台,不出意料,果然还是很多人来这里看她,可此时朱晓红心中已经没有了自卑感,趁着人多,她急忙向人们推荐自己的化妆品,凭着自己掌握的知识再加上产品本身的质量,很快朱晓红的生意便越来越好。仅仅六年,朱晓红便赚了80多万,成立镇上不多的富翁。
就在大家认为朱晓红会趁着生意大好的时候进一步扩大规模的时候,出人意料的是她毅然结束了自己的化妆品生意,朱晓红准备卖大豆。朱晓红告诉家人,第一卖化妆品自己总是需要去外地,身子实在是不方便;第二就是当地还没有人卖大豆,如果此时售卖大豆必定可以赚大钱。
说做便做,因为对于大豆的知识了解的很少,朱晓红便彻夜的学习有关大豆的所有知识,并且开始密切准备有关售卖大豆的各种手续,皇天不负有心人,没过多久,朱晓红的第一笔生意便谈成了,一下子赚了6万元。这着实就像催化剂一般,让朱晓红心底里一下子燃起了要大干一场的欲望,果然,不到十年的时间,曾经被所有人看不起的女子便摇身一变成为了千万富翁,受人尊敬。
朱晓红确实有着不小的商业天赋,在2010年的时候,她和弟弟经过漠河县的时候,看着漫山的野生蓝莓,曾经做过化妆品的她很清楚在蓝莓中有着一种化学元素对于人的身体很好,便又开始了没日没夜的研究蓝莓,直到自己完全掌握提取技术。
如今现状
没有人的创业之路是可以一帆风顺的,朱晓红也不例外,虽然有着成功创业的经验,可还是遭遇过创业滑铁卢。2013年,她和创业伙伴投资蓝莓的几千万在很短的时间便打了水漂,工厂不得不停工。面对这样的窘境,朱晓红只好抵押了自己的房子。所幸,最后风雨之后见到了彩虹。
如今,朱晓红仍然奋斗在最前线,她的厂子有着200多名员工,还有着数十名残障人士。因为自己的缘故,她一直很关爱残障人士,她曾经承诺,会将自己公司盈利的10%无偿捐给漠河县的残障人士,鼓励他们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无疑,朱晓红的人生是苦难的,一出生上天便给她开了一个莫大的玩笑,她也是靠着自己坚强的信念,硬生生将手中的一副烂牌打成了好牌。在社会上,很多人都抱怨命运的不公、社会的不公、人生的不公,可人世间哪有什么绝对的公平呢,与其抱怨,不如努力。天道酬勤,爱因斯坦也曾说,成功是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和百分之一的努力,不论你面对着是什么困境,只要你敢于迎难而上,总会收获些什么的。
有这样一位千万富姐,她在被采访时说:“我是个残疾人,其实我挺难的。”她叫朱晓红,一个“被抱着闯天下的女人”。她先天残疾,身高只有86厘米,却不屈服于命运,17岁白手起家,走南闯北,艰苦打拼,成为千万女富豪。
她突遇爱情,短暂的幸福过后,不幸却接踵而至。家庭、丈夫、孩子,让她拥有后又骤然失去。她曾痛不欲生,时过6年,她终于走出阴霾,重新出发,她瘦小的身躯背后,隐藏着多少刻骨铭心的记忆呢。
新生命的降临,却是先天残疾1970年5月的一天,一个不足3斤重的女婴,出生在黑龙江呼兰县一个普通的家庭,这个女婴就是。如此小的孩子能长大成人吗?这是所有人的疑问。
女婴一生下来,就被医生诊断为先天性软骨病,可能是母亲怀她时,由于营养不足,缺乏钙等微量元素导致的。但是,家里人始终不能相信这样的结果,就带着她去哈尔滨、沈阳等地的医院,再做检查,遗憾的是,所有医生都说是同一样的病,无法治疗。
尽管这样,朱家还是没有放弃这个先天残疾的女婴,而是精心地照顾她,给予她家庭的温暖,爷爷、父母、弟弟都对她很好。随着朱晓红一天天长大,当地出现了很多闲言碎语,这时,父亲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全家背井离乡,搬到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大杨树镇,开始新的生活。
学校不接收,爷爷当起了老师朱晓红没有上过幼儿园,等她到了上小学的年纪,家里就去给她报了名。校长和老师并不知道朱晓红是什么样的身体状况,因此当他们看到朱晓红本人时,认为这个孩子不能上学,主要生活不能自理。爷爷又带她跑遍了大杨树镇所有学校,均遭到了拒绝。
自然就有人开始说风凉话,“上什么学,一个残疾人,就算认识几个字,又当如何……”这话让谁听着都很刺耳,何况是朱家爷爷,他们是在说自己的孙女。
朱爷爷是个倔强之人,有一股不服输的韧劲,既然学校不收,那就自己在家里教,无论如何,得让孙女读书识字。就这样,爷爷当起了孙女的老师,朱晓红在家里,完成了从小学一年级直到高中的全部课程。刚开始,朱晓红对自己的未来并没有什么想法,而是爷爷一直在为她考虑,先后让她学过中医、又学修表和刻字,但是每样学习了几个月之后,她都不想学了。
用朱晓红自己的话说,可能是天性使然,也或者是老天的安排,每当她学习那些东西时,她都学不进去。试想一下,如果当年朱晓红在中医、修表、刻字中哪一项学成了,可能她就会在该领域谋一口饭吃,而不会有后来的商界女强人了。
卖化妆品,赚得第一桶金朱晓红的身高到86厘米时,就停止了生长,她的生活起居需要家人来照顾。或许,朱晓红这辈子也就这样了,但是,她虽身体残疾,心里却跟同龄女孩一样,有着自己的梦想,她不想一辈子被家人照顾,她想自力更生,靠自己的力量来养活自己。
她的想法得到了家人的支持,为了让她早日自食其力,家人在商场为她租了两节柜台。可是谁也没想到,这竟然让朱晓红赚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那是一米半左右的柜台,当年所谓的化妆品与我们现在用的截然不同,而是按两称着卖的雪花膏。17岁,第一次站柜台,对任何人来说都是需要勇气的,何况是朱晓红这样身有残疾的人,更是不易。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多少人来柜台不是为了买雪花膏,而是带着好奇心,来看朱晓红,这让她没有任何心理准备。
朱晓红从来没有逛过商场,第一天站柜台,也是她第一次进商场,只是觉得商场人挺多,尤其是好奇的人特别多。柜台前,有的人为了看朱晓红,瞅来瞅去,甚至两个张望的人就撞到了一起,可以想象,当时来看热闹的人有多少!这时朱晓红怕被人看,心里极度不舒服,她坚持不下去了,就让弟弟赶快抱着自己离开,她再也不想进商场。回到家,她就跟爷爷说,别人总看她,明天不去商场,再也不卖东西了。
听完孙女的哭诉,爷爷语重心长地说:“我来教你,当别人看你时,你就问他买点什么,他可能就不好意思了,也就不看你了。如果他同情你呢,他就会买点东西。”
的确,很多时候,我们不要太在意他人的眼光,当你显得很平静,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对待时,慢慢地,他人也会以同样的眼光来看你。
爷爷还告诉朱晓红,她就像是一本小人书,翻过去、翻过来,等看够了就没有人看了。爷爷的话,简单而富有哲理。在爷爷的鼓励下,朱晓红第二天继续站柜台,而且化妆品卖得很好,生意越来越红火,几年下来她赚了几十万。
转行成为千万富翁1994年,在化妆品生意最红火的时候,朱晓红却将商场里的柜台退掉,转行黄豆生意。东北的豆类资源相当丰富,却没有人进行统一收购和销售,豆子都分散在各农户家里,朱晓红想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下乡一户户收豆子,朱晓红的身体怎能吃得消,家里人自然也是不同意,但又拗不过她。
朱晓红的转行,恰当其时,国内正好对黄豆的需求量很大,于是,她在黄豆行情最好的时候,将豆子销售到全国赚得满盆金。但她背后的艰辛,又有谁能体会到。
在东北收购粮食,是一件极具考验的事情。白天零下四十多度,晚上零下五十多度,朱晓红曾多次被大雪封山,几乎被冻死。她曾命悬一线,最长一次在雪地里被困了24小时,人都冻僵了。就这样,一个谈生意都需要让弟弟或者助理抱着的女老板,经过十几年的打拼,走南闯北,生意越做越大,积累起千万资产。
巧遇爱情、怀孕生女爷爷一直告诉朱晓红,坚持就是胜利,所以在事业上,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遇,她都坚持了下来,也取得了成功。
但在生活和感情上,未必是坚持就能取得好的结果。像朱晓红这样的身体,她觉得爱情是不可能诞生在自己身上的。然而在2001年底,朱晓红通过朋友认识了一位山东小伙。两个人接触后,两人都对彼此感到满意。小伙子追求、照顾晓红,朱家人刚开始也是有顾虑的,他们担心小伙子有什么目的,但时间久了,朱家人觉得小伙子挺真诚的,就默许了两个人的交往。
春节过后,小伙子从山东老家返回,就对晓红说“咱俩结婚吧”。但小伙子的家人不赞成这门婚事,他们不愿意儿子娶朱晓红为妻,婚事只能一拖再拖,直到2005年元旦,小伙子的母亲才勉强同意。婚后,朱晓红与丈夫恩爱甜蜜。
由于身体原因,朱晓红从未奢望过能有自己的孩子,然而在2006年底,让她惊喜,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她竟然怀孕了。朱晓红的身体太小了,怀孕5个月的时候,身体是相当吃力,肚子大得把颈椎都压弯了,每天想躺却躺不下,想坐也坐不起来。
对朱晓红来说,这段时间特别煎熬。但每每想到能拥有自己的孩子,一切疼痛、难受,她都忍了。到怀孕八个半月时,朱晓红一天早上起来,突然就喘不上气,家里赶紧打了120,救护车到了医院,直接将她推进手术室,医生说需要立即进行要剖腹产。
而此时,朱晓红的颈椎已被胎儿压弯变形,如果实施麻醉,就可能造成她后半生瘫痪、大小便失禁。同时胎儿一旦被感染,甚至还会有生命危险,若想母子平安,除非不打麻醉药,直接实施剖腹产。
回忆当时的切肤之痛,朱晓红说:“肚子拉开时不怎么感觉疼,缝针时是真疼,肚子都变成了紫色,因为没有打麻药,血都瘀在了那里。”
但是,她却一声都没有叫,因为她将成为一名母亲,这是来之不易的,再大的痛,她都能忍。与正常打麻药的孕妇一样,45分钟后,朱晓红被推出了手术室,但随即她就晕倒了,又被推进了急救室,而孩子则因为缺氧被送进了保温箱。
孩子夭折、丈夫不辞而别父母亲和丈夫都一直在告诉朱晓红,她生下了一个女孩儿,孩子很健康,让她安心养病。朱晓红心里也有一丝的不安,她想想看看女儿,就对母亲说“让我看一眼吧。”母亲则说:“不行,孩子在保温箱里,抱不出来。”
等到朱晓红出院回家,家人依然瞒着她,母亲每天上午和下午,还都装着去医院看孩子,过一会再回来,其实孩子只活了八九天就夭折了。
后来,一个朋友不小心,让朱晓红知道了真相。这如同晴天霹雳,在接下来的七八个月里,朱晓红几乎没有说过话。经历巨大痛苦生下的孩子,朱晓红都没来得及看一眼,从此母女就阴阳相隔,沉痛的打击让她无法接受。幸好此时丈夫一直陪伴在她身边,给予她无微不至的安慰和照顾,让她慢慢走出失去孩子的阴影。但是,2009年2月5日,这是朱晓红此生难忘的一天,她的丈夫不辞而别。
没有任何征兆,头一天,丈夫还与老丈人一起喝酒,还签了公司的6份合同。没有人知道什么原因,丈夫跟家人的关系处理得很好,也没有与她发生任何争执。朱家人就想,可能是这位山东大汉承受了太多压力,就让他出去散散心,自然就回来了,他们就静静地在家里等待。
丈夫不在的日子,为了不让自己去思念,朱晓红就把所有精力都放在生意上,让自己变得更加忙碌。但忙碌只能是白天,每当夜幕降临,她与丈夫朝夕相处的一幕幕就会浮现在眼前。
6年间,朱晓红对于丈夫的出走,从愤怒转成了思念,从无奈转成了等待。她只能用写文章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爱一个人,怎么这样难以割舍,你的身影总是在无意中,闪现在我的脑海中,你熟悉的声音,常常回荡在我的耳畔,你的笑容又是那么让人陶醉,此时此刻我是多想见到你……你走吧,祝你幸福。”
朱晓红决定放下,因为在她的人生当中,做过新娘、有过家、有过孩子,就足够了,就像那句“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
爱与痛之后,重新启航朱晓红在经历了爱与痛之后,在经历了6年的苦苦等待之后,她决定离开伤心地,离开亲人和任何有记忆的房间,她要重新创业,开始新的生活。
她要去哪呢,又将做何产业呢?朱晓红想起,曾经与弟弟去漠河谈生意时,看见途中山坡上长满了野生蓝莓,这让她想起,之前卖化妆品时,知道蓝莓里含有花青素可以抗衰老,这样的商机是不容错过的。已经44岁的朱晓红,来到千里之外的漠河,在那里投资1000多万元,建起了蓝莓厂。
然而,仅仅2个月的时间,她就血本无归,因为厂里实验室提取花青素的技术不成熟,只能暂时停产。这点挫折不能压垮朱晓红,她变卖了房产,将全部资产5000万投入了蓝莓厂。通过几年的研发,厂里掌握了最先进的花青素提取技术,现如今,蓝莓厂的年产值已超亿元。朱晓红也从黄豆时代的千万富姐,变成了现在身价过亿的女强人。
朱晓红就是一个商界传奇,一次次更新了人们的观念,她的事业蒸蒸日上,身高却只有86厘米、体重不足40斤、不会走路。对于这样的残酷现实,她选择欣然接受,在人生的道路上,她遇到过很多苦难,她都选择克服。最终,她突破了障碍,获得了成功。
朱晓红的逆袭人生,让人们受到很大的鼓舞。作为正常人,每一个人都比她个子高、都比她行动更方便、都比她更有力气,但却未必面临她所要应对的那么多困难。当然,每个人都会经历痛苦,朱晓红有,我们也有,但是她在承受了身体残疾、旁人嘲笑、女儿夭折、丈夫失踪、投资失利之后,她依然活得有尊严、很阳光。
刚开始她是由弟弟抱着,后来是坐在轮椅上,由助手推着,去跟人谈生意。她的助手说,朱晓红给人的感觉是特别坚强,比正常人更坚强、比正常人更努力。从始至终,朱家人都没有放弃过她,一直在给她温暖,估计这也是支撑她走下去的一个力量来源。
5000万投资建厂,这是她所有的积蓄,父亲说:“你去漠河建厂,我陪着你,如果将来赔了,还有爸呢”回顾自己的51年人生,朱晓红显得非常平静,她说,一个人有多少钱不重要,重要的是干一件自己能干的事,她实现了残疾人的梦想。
残疾人逾越了重重障碍,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懈努力,那么四肢健全的人呢,为了理想,是不是更应该全力以赴,无论处于什么样的境遇,都不能将暂时的困难当作前行的借口。
关于“朱晓红的科研经历”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评论列表(3条)
我是雅莹号的签约作者“褒佳怡”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朱晓红的科研经历”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朱晓红的科研经历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在研课题:《行业协...
文章不错《朱晓红的科研经历》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