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的未来走势?

网上有关“市场经济的未来走势?”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市场经济的未来走势?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一、中国总体的市场化进程

1.市场化测度指标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总体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不过,用什么指标来刻画这一市场化进程,却一直存在争议。国际上通行经济自由度指数(如美国传统基金会以及弗雷泽研究所的经济自由度指数,即Index of Economic Freedom )。这一指数旨在全球范围内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自由度进行打分、排序。而国内学者更喜欢用百分比来衡量市场化所达到的程度。不过,需要说明的是,在采用百分比来衡量市场化程度的时候,并没有先验地假定100%是市场化的最高指标或目标模式,把它理解成相对进步程度更合理一些。

由于研究目的不同,在对市场化进行测度方面,选取的指标也会有所差异。表1显示了NERI指数(即国民经济研究所测度市场化的指数,简称NERI指数)和北师大指数(即由外经贸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与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所合作测度市场化的指数,简称北师大指数)的主要内容,尽管有所区别,但大的方面基本一致。就我们的研究目的来说,NERI指数可能更好一些。这是因为北师大指数侧重于从公平贸易角度对外(主要是国外)宣称中国是个市场经济国家,而NERI指数是更一般性地考察一国的市场化程度。

2.中国当前的总体市场化程度

如果进一步比较NERI指数和北师大指数,会发现NERI指数侧重于各省区在市场化方面相对位次的变化,即强调横向比较;而北师大指数侧重于全国总体市场化的纵向比较。就这一点而言,判断当前中国总体的市场化程度,用北师大指数更合适一些(参见表2)。表2列出北师大指数33个分项指标,以使我们对中国总体的市场化有一个全面的印象。这里的指标分值采取5等分制,分值越低市场化程度越高,其中,1分为最高,5分为最低(参照美国传统基金会的评分方法)。

通过分析发现,得1分的有5个(占15.15%),得2分的有11个(占33.3%),得3分的有12个(占36.4%),得4分的有5个(占15.15%)。这样,我们可以了解,近70%的指标取得2~3分,即这些指标离目标市场化的距离是中等;离目标市场化太远或太近的指标,总共只占30%多一点。综合起来,中国的总体市场化水平也就是中等市场化程度(这完全不同于“中等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概念,切勿混淆)。根据北师大的换算方法,2001年中国的总体市场化程度是69%。

这个数字与官方的判断60%比较接近。例如,原国家经贸委综合司司长李寿生在《经济参考报》(2002年9月11日)上撰文指出:从企业的角度,从改革的角度,中国当前的市场化大概是60%;而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在由北京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举办的“世界经济与中国”高层论坛上指出:我国市场化进程目前已经完成60%,经济增长正由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主导格局转变(2003年10月30日《产经网——中国审计报》)。

这个数字与国内专家们的判断(2003年10月由国民经济研究所委托中国国内30位著名经济学家所作的预测)也很吻合(见图1)。有近一半的专家认为中国当前的市场化程度在60%~70%以下。超过1/3的专家认为低于这个程度,只有16.67%的专家认为高于这个数。总体而言,对于60%~70%这样的判断是比较认可的。

二、行业市场化进程

1.当前的行业市场化水平

行业市场化,主要是通过行业的非国有化程度,即各行业非国有经济的占比来衡量。鉴于数据的可获得性,这里用非国有经济部门在岗职工人数占行业在岗职工人数的比重来衡量该行业的市场化程度

我国石油工业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发展现状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发布《2019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经济运行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12月末,石油和化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26271家,2019年,石油和化工行业营业收入12.27万亿元,同比增长1.3%;利润总额6683.7亿元,同比下降14.9%,分别占全国规模工业营业收入的11.6%和10.8%。2019年,石油和化工行业进出口总额7222.1亿美元,同比下降2.8%。资产总计13.40万亿元,同比增长7.7%;资产负债率55.92%,同比上升1.16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1320.8亿元,同比扩大9.7%;行业亏损面达17.6%。2019年,全行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45%,同比下降1.04个百分点;每100元营业收入成本82.67元,同比上升1.39元。

——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效益近年来呈现波动趋势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寿生称,“从石油化工行业发展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石油和化工大国,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40%”。根据《2020能源化工信心指数报告》统计分析,与2020年上半年相比,2020年下半年中国能源化工产品的需求将有所提升。由于国内对疫情控制卓有成效,经济快速恢复提振信心,超过七成(71.43%)的受访者认为,2020年中国需求有所上升。

随着我国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增长趋缓。2019年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12.27万亿元,增长1.3%;受疫情影响,2020年上半年,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营业收入5.07万亿元,下降11.9%。

2015-2020年上半年,中国石油和化工规模以上企业利润总额呈现逐年下跌的趋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利润总额下降明显,为6683.7亿元,下降14.9%;2020年上半年,利润总额1416.1亿元,下降58.8%。

2015-2020年上半年,中国石油和化工规模以上企业数呈现逐年下跌的趋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19年底,石油和化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26271家,同比减少了5.54%。截至2020年6月末,石油和化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25787家。

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前景趋势

目前,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正处于产业变革的历史交汇点,面对着资源环境约束加剧、要素成本上升、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的挑战。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要走好创业信心棋,形成拼搏向上定力,确定好自身经营定位和将来市场发展潜力;要走好战略管理棋,提升战略管控能力,努力提升企业的战略管理水平;

要走好转型发展棋,激发内生动力,加快产业升级转型和产品创新步伐,推动产业布局向产业链高端发展、向战略新兴产业发展;

要走好创新发展棋,提升创新驱动能力;走好国际化进程棋,提升国际竞争能力。在对中国经济运行情况,行业生产、价格走势以及结构调整变化等综合因素进行分析后判断;前瞻运用线性回归方式测算出2026年中国石油化工市场销售收入将达到12万亿元左右。

——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能源化工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石油化工产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石油化工产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中国石化(600028)、中国石油(601857)、东华能源(002221)、华锦股份(000059)、恒逸石化(000703)、荣盛石化(002493)、上海石化(600688)、华鲁恒生(600426)、康普顿(603798)、卫星石化(002648)。

本文核心数据:行业发展、行业现状、行业前景

产业概况

1、定义:原料-石油产品-石油化工产品

石油化工指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石油产品和石油化工产品的加工工业。

石油产品又称油品,主要包括各种燃料油(汽油、煤油、柴油等)和润滑油以及液化石油气、石油焦碳、石蜡、沥青等。生产这些产品的加工过程常被称为石油炼制,简称炼油。

石油化工产品以炼油过程提供的原料油进一步化学加工获得。生产石油化工产品的第一步是对原料油和气(如丙烷、汽油、柴油等)进行裂解,生成以乙烯、丙烯、丁二烯、苯、甲苯、二甲苯为代表的基本化工原料。第二步是以基本化工原料生产多种有机化工原料(约200种)及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这两步产品的生产均属于石油化工的范围。

有机化工原料继续加工可制得更多品种的化工产品,习惯上不属于石油化工的范围。在有些资料中,以天然气、轻汽油、重油为原料合成氨、尿素,甚至制取硝酸也列入石油化工。

2、产业链剖析:产业流程复杂,产品众多

石油化工产业上游主要是石油开采与炼制行业,包括油气开采和运输、炼油和石油化工产品加工制造过程,中游为基本有机与高分子行业,下游行业为农业、能源、交通、机械、电子、纺织、轻工、建筑、建材等工农业和人民日常生活提供配套和服务。需要注意的是,在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为了促进炼油和分解过程,会添加化工催化剂以提高加工效率。

产业发展历程:一部艰苦奋斗史

我国石油化学工业发展史,也是一部可歌可泣的奋斗史。1949年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十分落后,广大石油化工干部职工,在旧中国“一穷二白”薄弱基础上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经历了恢复与发展阶段、历史性的转变阶段、新的崛起阶段、新发展时期阶段等四个阶段的不断探索与发展,我国成为世界第二石油和化学品生产、消费大国。

行业政策背景:从大力发展到优化产业布局

石化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近年来我国制定石油化工产业发展建设的相关政策,为中国石油化工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保障。

碳中和或带来石油化工行业颠覆性变革和机遇。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钢铁、电力、石化、煤炭等行业正加速转型。不少上市公司制定了碳达峰、碳中和路线图。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给石化企业的绿色低碳转型带来较大压力,但在转型过程中同时孕育着新的发展机会,包括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业态的机遇,推动化石能源主导的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转向由可再生能源主导,这一过程驱动行业重构产业链价值链,需要更加依靠技术创新驱动,在实现碳减排目标过程中从根本上改变石油化工行业的结构形态。

产业发展现状

1、成品油产量:产量再创新高

2020年受疫情的冲击,汽油市场需求大幅下滑。2020年全国汽油产量为13179.7万吨,同比下降7.03%。全年来看,中国成品油产量低位出现在第一季度,由于2020年春节假期延长,疫情蔓延令众多炼厂开工负荷迅速下滑,主营单位和山东独立炼厂均在一季度迎来年内低点。2-3月份因疫情全国处在封锁状态,3月份汽油产量最低,后随着复产复工,汽油产量逐渐增加,基本恢复至往年同期水平。2021年全年,汽油产量达15457.3万吨,累计增长17.3%。

我国柴油产量从2018年起,产量连续三年下降,到2020年中国柴油产量下降至15704.9万吨,相较于2017年柴油产量下降了2413.1万吨。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炼油厂成本不断上升,但是价格却保持稳定,使得炼油厂生产柴油的意愿降低,柴油产量下降。2021年全年柴油产量16337.0万吨,累计增长2.7%。

2010-2019年,我国煤油产量逐年增加,到2019年产量达到5272.6万吨,同比增长10.6%;2020年,受国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春节假期延长,各行业延迟复工,中国煤油产量仅为4049.4万吨,同比下降23.2%;

2021年中国煤油产量3943.9万吨,同比下降2.6%。

2010-2019年,我国燃料油产量波动范围较大。2019年我国燃料油产量为2469.7万吨,同比增长19%。2020年,燃料油产量为3406.3万吨,同比增长37.9%。2021年,燃料油产量为4350.2万吨,同比累计增长22.1%。

石脑油(naphtha)又叫化工轻油,是石油产品之一,是以原油或其他原料加工生产的用于化工原料的轻质油,主要用作重整和化工原料。因用途不同有各种不同的馏程,中国规定馏程为初馏点至220℃左右。作为生产芳烃的重整原料时,采用70℃-145℃馏分,称轻石脑油;用作溶剂时,则称溶剂石脑油;以生产高辛烷值汽油为目的时,采用70℃-180℃馏分,称重石脑油;来自煤焦油的芳香族溶剂也称重石脑油或溶剂石脑油。

近年来,我国石脑油产量逐渐增加。2020年石脑油产量进一步增加至4232.0万吨,同比增长8.6%,产量实现连续五年增长;

2021年我国石脑油产量4951.7万吨,同比增长12.6%。

2、化工产品产量:乙烯产量增长显著

近两年,受市场价格回升等影响,停产多年的多套合成橡胶装置恢复生产,中国合成橡胶市场供需保持平稳发展,2020年我国合成橡胶品种产量增长到751.32万吨,增速为0.99%,但多套装置能否按时投产,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2021年我国主要合成橡胶产量为811.7万吨,同比增长2.6%。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2020年我国乙烯产量2159.96万吨,同比增长5.25%;2021年乙烯产量2825.7万吨,同比增长30.82%,预计未来新增产能步伐进一步加快。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2020年我国化学纤维产量5883.37万吨,同比增长8.59%;2021年化学纤维产量6124.68万吨,同比增长4.10%,预计未来新增产能步伐进一步加快。

产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格局分布明显

当前,中国石化产业正在迎来产业重构,企业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同时,推进工业结构、产业结构,包括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近年来我国石油化工产业区域结构在不断提升,落后产能不断淘汰,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通过企查猫对“石油化工”进行精确搜索显示,2021年底,石油化工产业现存355291家相关企业,从企业数量上来看,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山东省、陕西省和广东省。分别为41531家、31605家和26789家。

注:企查猫数据截至2021年12月31日

从代表性企业分布情况来看,我国石油化工代表企业分布在辽宁、山东、江苏、浙江、广东等沿海省份,以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湖南省、黑龙江省等内陆省份。

2、企业竞争:中石油、中石化为行业龙头

目前,布局了石油化工开采、冶炼、精密加工业务的上市企业中,中石油、中石化在石油化工氧化物、石油化工聚合物等产品产量遥遥领先于其它企业。石油化工产业产业链上的其它代表性企业业务布局及竞争力情况如下:

按主营业务营收金额来看,2020年,中国石油化工集团以2万1千多亿元的营业收入位列第一,占中国石油的市场份额占全行业的比重高达19%,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排在第二位,营业没有超过两万亿元大关,以1万9千亿元占据中国石化的市场份额的17%。加上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化工集团公司、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及荣盛石化五家特大型企业,销售收入总额约占全行业的50%。

产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石油化工发展趋势:“补短板”和“补空白”

2、石油化工前景预测:互联网+时代,石化行业迎来发展新机遇

石化产业和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为企业转型提供了发展机遇,未来随着互联网+化工模式逐步深入,企业将从生产型逐步向服务型转变,最终实现与金融市场的紧密结合。

更多行业相关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关于“市场经济的未来走势?”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23)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闾丘锦灏的头像
    闾丘锦灏 2025年08月25日

    我是雅莹号的签约作者“闾丘锦灏”

  • 闾丘锦灏
    闾丘锦灏 2025年08月25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市场经济的未来走势?”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市场经济的未来走势?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一、中国总...

  • 闾丘锦灏
    用户082510 2025年08月25日

    文章不错《市场经济的未来走势?》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雅莹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