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吟》这一首古诗的创作背景是什么?

网上有关“《石灰吟》这一首古诗的创作背景是什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石灰吟》这一首古诗的创作背景是什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石灰吟》创作背景

于谦从小学习刻苦,志向远大。相传有一天,他信步走到一座石灰窑前,观看师傅吟们煅烧石灰。只见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熊熊的烈火焚烧之后,都变成了白色的石灰。他深有感触,略加思索之后便吟出了《石灰吟》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于是,12岁的于谦写下的这首诗不只是石灰形象的写照,更是他人生的追求。

2、《石灰吟》原文: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3、译文:

(石头)只有经过多次撞击才能从山上开采出来。它把烈火焚烧看成平平常常的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石灰吟》的创作背景是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熊熊的烈火焚烧之后,都变成了白色的石灰。

于谦从小学习刻苦,志向远大。相传有一天,他信步走到一座石灰窑前,观看师傅们煅烧石灰。只见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焚烧后变成了白色的石灰。他深有感触,略加思索之后便写下了此诗。据说此时的于谦才十二岁,他写下这首诗不只是石灰形象的写照,更是他日后的人生追求。

作者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明英宗时,瓦剌入侵,英宗被俘。于谦议立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于谦简介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 ,汉族,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祖籍考城(今民权县),故里今民权县程庄镇于庄村。明朝大臣、民族英雄、军事家、政治家。

永乐十九年(1421年),于谦登进士第。宣德元年(1426年),以御史职随明宣宗平定汉王朱高煦之乱,因严词斥责朱高煦而受宣宗赏识。后巡抚河南、山西。宣德五年(1430年)又以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等地。

关于“《石灰吟》这一首古诗的创作背景是什么?”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3)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文贝贝的头像
    文贝贝 2025年09月10日

    我是雅莹号的签约作者“文贝贝”

  • 文贝贝
    文贝贝 2025年09月10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石灰吟》这一首古诗的创作背景是什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石灰吟》这一首古诗的创作背景是什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

  • 文贝贝
    用户091002 2025年09月10日

    文章不错《《石灰吟》这一首古诗的创作背景是什么?》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雅莹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