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石堿简介

网上有关“古籍中的石堿简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古籍中的石堿简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中医大辞典》·石堿石堿为中药名,出自《本草衍义补遗》,为《本草纲目》记载的灰堿之别名。别名石堿、花堿、水堿。来源从蒿、蓼等草灰中提取之堿汁,和以面粉,经加工而成的固体。性味咸、苦,温。功能主治软坚,消积。1.治积块,噎膈反胃。内服:3~9g,入丸、散。2.治疣赘,研末调敷;虫牙痛,研末填蛀孔内。化学成分石堿主要含碳酸钾、碳酸钠等无机物质,又含淀粉及蛋白质等。《*辞典》·石堿出处《本草衍义补遗》拼音名ShíJiǎn别名花堿(《圣济总录》),堿(《本草衍义补遗》),灰堿(《纲目》),水堿(《本经逢原》),枧砂、干饼药(《疬科全书》)。来源为从蒿、蓼等草灰中提取之堿汁,和以面粉,经加工而成的固体。化学成份传统的石堿主要含碳酸钾、碳酸钠等无机物质,又含淀粉及蛋白质等。性味咸苦,温。①《纲目》:"辛苦,温,微毒。"②《医林纂要》:"辛涩,寒。"功能主治软坚,消积,化痪,去翳。治积块,噎膈反胃,目翳,疣赘。①《本草衍义补遗》:"去湿热,消痰,磨积块。"②《纲目》:"杀齿虫,去目翳,治噎膈反胃。同石灰烂肌肉、溃痈疽瘰疬,去瘀血,点痣黡疣赘痔核。"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外用:研末点撒或调敷。注意《本草经疏》:"作泄,胃薄者忌服。"附方①消积破气:石堿三钱,山查三两,阿魏五钱,半夏(皂荚水制过)一两。为末,以阿魏化醋煮糊丸服。(《摘元方》)②治拳毛倒睫,用刀微划动,以药泥眼胞上,睫自起也:石堿一钱,石灰一钱。醋调涂之。(《摘元方》)③治虫牙疼痛:花堿填孔内。(《儒门事亲》)④治痣黡疣赘:花堿、矿灰,以小麦秆灰汁煎二味,令干,等分为末。以针刺破,水调点之,三日三上,须新台乃效。(《圣济总录》)摘录《*辞典》

详见百科词条:石堿 [ 最后修订于2015/12/15 15:11:20 共707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有《本草纲目》。

医家类

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难经本义、针灸甲乙经、 金匮要略论注、伤寒论注释、肘后备急方、褚氏遗书、巢氏诸病源候总论、备急千金要方、银海精微、外台秘要方、颅囟经、铜人针灸经、明堂灸经、博济方、苏沈良方、 寿亲养老新书、脚气治法总要、旅舍备要方、素问入式运气论奥、伤寒微旨论、伤寒总病论、圣济总录纂要、证类本草、全生指迷方、小儿卫生总微论方、类证普济本事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传信适用方、卫济宝书、医说、针灸资生经、妇人大全良方、太医局诸科程文格、产育宝庆集、三因极一病证方论、集验背疽方、济生方

306济生方、 产宝诸方、仁斋直指、急救仙方、素问玄机原病式、宣明方论、伤寒直格方、病机气宜保命集、儒门事亲、内外伤辩惑论、脾胃论、兰室秘藏、此事难知、医垒元戎、汤液本草、 瑞竹堂经验方、世医得效方、格致馀论、局方发挥、金匮钩玄、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外科精义、脉诀刊误、医经溯洄集、普济方

307普济方、玉机微义、仁端录、薛氏医案、

308薛氏医案、推求师意、针灸问对、外科理例、石山医案、名医类案、赤水玄珠、医旨绪馀、证治准绳、本草纲目

309《本草纲目》

、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伤寒论条辨、 先醒斋广笔记、神农本草经疏、类经、景岳全书、瘟疫论、痎疟论疏、本草乘雅半偈、御纂医宗金鉴、尚论篇、医门法律、伤寒舌鉴、伤寒兼证析义、绛雪园古方选注、续名医类案、

310续名医类案、兰台轨范、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伤寒类方、医学源流论

关于“古籍中的石堿简介”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23)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褒佳怡的头像
    褒佳怡 2025年08月21日

    我是雅莹号的签约作者“褒佳怡”

  • 褒佳怡
    褒佳怡 2025年08月21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古籍中的石堿简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古籍中的石堿简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中医大辞典》·石...

  • 褒佳怡
    用户082106 2025年08月21日

    文章不错《古籍中的石堿简介》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雅莹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