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若微历史上是什么人物

网上有关“孙若微历史上是什么人物”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孙若微历史上是什么人物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大明风华》中极力塑造的女主角孙若微,是一位让人敬佩的女性。其中最能说明问题是,黑衣宰相姚广孝摸骨后,称她是:半个女主,其实就是半个武则天。这个评价可谓太高了。由此奠定了孙若微这个人物的整体基调:能改天换地的女汉子!

果然,随着她成为太后,北京保卫战开始了,孙若微纵马出城,振奋明军士气的那一刻,她的威望也达到了顶峰。随后立朱祁钰为皇帝,放权于谦。一系列操作下来后,仿佛她才是北京保卫战的第一功臣,力挽狂澜,挽救大明的最牛之人。

但很遗憾,这一切都是假的,连她靖难遗孤的身份都是假的。历史上的孙皇后,素有一代妖后之称。她之所以能进入太子府,完全是沾了朱瞻基老妈的光。因为,朱瞻基的老妈跟孙氏一样,都是山东邹平人。

由于孙氏自幼长得非常漂亮,被朱瞻基的姥姥:彭城伯夫给看中,然后告诉了朱瞻基的老妈,于是太子府内派人来调查一番后,确信,孙氏不但漂亮,且品德兼优。就这样,孙氏被选入太子府,当时她才十岁左右!

所谓,老乡见老乡,朱瞻基的老妈,自然对孙氏关爱异常,手把手地教她宫内礼仪,规矩啥的。当朱瞻基大婚时,胡氏封为太子妃,孙氏则是太子嫔。

不过这个结果,却并不妨碍朱瞻基对孙氏的感情,毕竟两人也算青梅竹马,一起在府内长大的。这段感情,非胡氏可比了,由此也就造成了胡氏的悲剧。

胡氏,即《大明风华》中的胡善祥,其实她才是历史上的贤德皇后。只因没有生出儿子来,就被朱瞻基废掉了。不过真实的理由却是,胡氏天天劝朱瞻基,身为一国之君,别天天游玩,要勤于朝政(车驾颇事游幸。后每乘间规讽,无媚顺态)。让朱瞻基非常不爽。

相反,孙氏由于自十岁起,就跟朱瞻基认识,对他是啥人一清二楚。所以孙氏非但不规劝,反而顺着朱瞻基的性子来。皇上想玩?好啊,我陪着!在朱瞻基面前,从来都是一股妖媚之态。(孙贵妃体态妖娆,性情狡黠,少成若天性,百般取悦上意。)

看看这反差,是不是都能看出来:胡氏才是真正的一国之母呢?所以,孙氏由此就有了?一代妖后?之称。后来,由于孙氏生出了皇子朱祁镇,朱瞻基连忙趁此机会,扶孙氏当了皇后,废掉了胡氏。

朱瞻基废皇后这事,做得实在不咋地,史官都大笔一挥,写道:后无过被废,天下闻而怜之!

由此孙氏升级,成为孙皇后!在朱瞻基去世后,晋升为太后。在朱祁镇被瓦剌人活捉后,在于谦的劝说和力荐下,孙太后才同意让朱祁钰当皇上。

整个北京城保卫战期间,孙太后唯一关心的,就是身在瓦剌的朱祁镇,多次派人过去送衣服,并给也先送钱物。所以北京保卫战的胜利,是于谦的功劳。

可惜,后来?夺门之变?发生时,又出现了孙太后的身影,因为宦官曹吉祥请示过她,得到了她的同意和支持。看到这个记载,其实谁都能明白,为啥夺门之变那么顺利。

不然,一个石亨、一个半仙式的徐有贞,就能干成这么大的事,这不是笑话吗?所谓反常为妖,所以?夺门之变?真正的幕后人,是孙太后!

也正是因,后面有孙太后坐镇,手握兵权的于谦不敢阻止,只能束手无策地看着这次离奇的事件发生,结束,然后自己被杀掉!全程都不见孙太后影子了,偏偏于谦死后,她才出现,质问朱祁镇:于谦有大功,不该杀!

须知,夺门之变发生在公元1457年的正月十六,而于谦被杀,是发生在正月二十三!

期间最少是七天时间,且杀于谦时动静非常大,史载:天下冤之。可孙太后却能全程不知道,这可能吗?所以别再被《大明风华》骗了,历史上真正的孙若微,堪称是一代妖后!不但能在朱瞻基面前?体态妖娆?,且还能?暗中作妖?,于谦之死,她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电视剧《女医明妃传》中,皇太后孙氏不是明英宗朱祁镇的生母。因为杀母之仇,明英宗对孙太后很不客气,孙太后对明英宗也心存不满,甚至想废掉明英宗另立郕王朱祁钰。那么,在历史上,明英宗果真不是孙太后的亲生儿子吗?

孙太后,是明宣宗的第二任皇后,初为贵妃,是明宣宗最宠爱的女人。关于孙氏与明英宗的关系,《明史·后妃传》称“妃亦无子,阴取宫人子为己子,即英宗也。……而英宗生母,人卒无知之者”;《明史稿》称孙贵妃“子宫人子”;查继佐《罪惟录》称孙贵妃“宠冠后宫,宫人有子,贵妃子之”;毛奇龄《胜朝彤史拾遗记》称“宫人有身者,贵妃隐之为已有。

二年十一月,宫中传言贵妃生皇第一子”,又称“及妃称有子,……子为皇太子,是为英宗”;王锜《寓圃杂记》称“宣宗胡皇后无子,宫中(一云纪氏)有子,孙贵妃攘为己子”。上述史料大同小异 ,均称一个普通宫女生下明英宗后,孙贵妃移花接木,据为己有。

自己生不出儿子,就抢占别人的儿子,在历史上屡见不鲜,比较有名的如汉惠帝的张皇后,宋真宗的刘皇后。张皇后得不到汉惠帝宠爱,“万方终无子”,于是“阳为有身,取后宫美人子名之,杀其母”;刘皇后无子,“李宸妃生仁宗,后以为己子,与杨淑妃抚礼甚至”。那么,明宣宗的孙皇后会不会也这么做呢?

孙皇后入宫较早,十几岁时就跟当时的皇太孙朱瞻基有了交往,二人青梅竹马,感情甚笃,历久弥新。后来,因为明成祖干涉,入宫较晚的胡善祥后来居上,成为朱瞻基的正妻。

朱瞻基即位后,是为明宣宗,胡善祥升格为皇后,孙氏只能屈居第二,名号贵妃。即便如此,明宣宗心里装的还是孙贵妃。废掉胡皇后,另立孙贵妃,让最爱母仪天下,是明宣宗称帝后一直在考虑的事情。

宣德二年(1427年)十一月,明宣宗的第一子朱祁镇降生。宣德三年(1428年)二月,朱祁镇被立为太子。随即,明宣宗废掉胡善祥,立孙贵妃为皇后。 明宣宗废掉胡善祥的理由为“未有子,又善病”,另立孙贵妃的理由则是孙贵妃生下了朱祁镇。

《明史稿》《明史》《罪惟录》《胜朝彤史拾遗记》《寓圃杂记》虽 然称朱祁镇不是孙贵妃所出,但这些史料或成书较晚,或“非史官之正史”,其真实性有待商榷。了解这段扑朔迷离的历史,笔者认为要参考原始资料《明实录》和 《明书》。

据《明实录·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载,“英宗……讳祁镇,……母孝恭懿宪慈仁庄烈齐八配圣章皇后,以宣德二年丁未十一月十一日生”,称明英宗的生母为孝恭章皇后,也就是当初的孙贵妃。据《明书》记载,孙贵妃于“宣德二年十一月,生英宗皇帝”,也称明英宗的生母为孙贵妃。

此外,明宣宗有一大心病,他年近三十无子,故一直盼着生儿子,对后宫怀孕情况也格外关注;再者,孙贵妃“有宠”,明宣宗整天往她那里跑。如果孙贵妃假装怀孕,怀胎十月,这能瞒过精明过人、盼子心切的明宣宗吗?

既然记载明英宗出身的第一手史料称其生母为孙贵妃,为何会有后来的不同说法呢?笔者认为,这是世人出于对胡善祥的同情和对孙贵妃的诋毁。胡善祥“无过被废,天下闻而怜之”,故意给孙贵妃脸上抹黑是很有可能的。

事实上,明英宗跟孙太后关系和睦,母子感情很深。

“土木堡之变”后,孙太后当机立断,立明英宗的儿子朱见深为皇太子,命郕王朱祁钰监国;明英宗被俘期间, 孙太后“尝寄御寒衣裘,手自缝织”;明英宗归国被囚禁期间,孙太后“时时遣使问候,遗珍馔,且数自入视”;明英宗复辟时,“石亨、曹吉祥等谋夺门,密白后,后许之”。

英宗复辟后,为孙太后上徽号曰“圣烈慈寿皇太后”。这一连串的故事,也是孙太后与明英宗“母子连心”的佐证。

关于“孙若微历史上是什么人物”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10)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平竹的头像
    平竹 2025年09月06日

    我是雅莹号的签约作者“平竹”

  • 平竹
    平竹 2025年09月06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孙若微历史上是什么人物”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孙若微历史上是什么人物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大明...

  • 平竹
    用户090603 2025年09月06日

    文章不错《孙若微历史上是什么人物》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雅莹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