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的移动路径是怎样的形式

网上有关“台风的移动路径是怎样的形式”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台风的移动路径是怎样的形式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台风的移动路径是西移路径、登陆型径和抛物线路径三种形式。

一、西移路径:

台风从菲律宾以东洋面生成后,周围的基本气流很弱这时候台风中心的移动主要是内力运动,方向往西北。由于遭受高空的副热带高压的影响,深厚的偏东气流会引导台风一直向偏西方向移动。

一直到广东西部沿海、海南岛或越南一带登陆,沿此路径移动的台风,对我国海南、广东、广西沿海地区影响最大,经常在春、秋季发生。西进型台风自菲律宾以东一直向西移动,经过南海最后在中国海南岛或越南北部地区登陆,这种路线多发生在10到11月。

二、登陆路径:

台风在菲律宾东部海域生成后,会遭遇一股轴线是西北向东南的南风,台风在这股深厚气流的引导下,从菲律宾以东洋面向西北方向移动,经巴士海峡登陆台湾再穿过台湾海峡向广东东部或者福建沿海靠近。

台风向西北方向移动,在中国广东、福建、浙江沿海登陆,并逐渐减弱为低气压。这类台风对中国的影响最大。近年来对江苏影响最大的“9015”和“9711”号两次台风,都属此类型,7到8月基本都是此类路径。

三、抛物线路径:

台风先向西北方向移动,当接近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时,不登陆而转向东北,向日本附近转去,路径呈抛物线形状,这种路径多发生在5到6月和9到11月台风形成后,一般会移出源地并经过发展、减弱和消亡的演变过程。

一个发展成熟的台风,圆形涡旋半径一般为500km到1000km,高度可达15km到20km,台风由外围区、最大风速区和台风眼三部分组成。外围区的风速从外向内增加,有螺旋状云带和阵性降水。

最强烈的降水产生在最大风速区,平均宽8km到19km,它与台风眼之间有环形云墙;台风眼位于台风中心区,最常见的台风眼呈圆形或椭圆形状,直径约10km到70km不等,平均约45km,台风眼的天气表现为无风、少云和干暖。

台风的路径受副热带高压,中纬度西风带,外围引导气流因素的影响。

台风的源地,是指经常发生台风的海区。全球台风主要发生于8个海区。其中北半球有北太平洋西部和东部、北大西洋西部、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5个海区,而南半球有南太平洋西部、南印度洋西部和东部3个海区。从每年台风发生数及其占全球台风总数的百分率的区域分布图中可以看到,全球每年平均可发生62个台风,大洋西部发生的台风比大洋东部发生的台风多得多。

关于“台风的移动路径是怎样的形式”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22)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桑寄云扉的头像
    桑寄云扉 2025年08月28日

    我是雅莹号的签约作者“桑寄云扉”

  • 桑寄云扉
    桑寄云扉 2025年08月28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台风的移动路径是怎样的形式”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台风的移动路径是怎样的形式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桑寄云扉
    用户082810 2025年08月28日

    文章不错《台风的移动路径是怎样的形式》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雅莹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